TOP

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

快速倍增的讀書技巧 - 心得&摘要

 

 

快速倍增的讀書技巧

黑川康正 著

蘇正勤 譯

新迪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

 

 

[心得]

 

書本封面上「一年讀 300 本書,以最少的時間獲得豐富的知識」,顯示這本書的主旨:如何高效地閱讀。這是本教導學習方法的書,著重在閱讀整理的方法。作者是執業律師,這本書是他準備考試時所用的讀書方法,也提供讀者借鏡。

 

書裡將讀書技巧(閱讀方法)分為 5 大部份,個人理解為:

1 如何閱讀
2
如何理解

3 將書本加工方便查閱
4
活用片段時間
5
如何選擇書本

 

 

第一章裡作者提供他自己「如何閱讀」的方法,從閱讀書本的封面/背面、前言、後語、目錄、大標、小標題來了解書本的結構,了解書本作者寫作的思路。確認閱讀的目的或帶著問題後快速的翻閱,找尋關鍵字,在看到所需的資訊時再仔細閱讀。捨棄不重要的,精讀重要的部份。將書結構以樹狀(或金字塔狀)展開,掌握書的整體架構,再連結彼此間相關連的部份,來提升閱讀的效率。

 

這裡提到的方法,和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裡的見解是非常相似的,西方學者提出的 SQ3RSurvey, Question, Read, Recite, Review)閱讀法在這裡可以得到印證。而作者最主要的不同、能提升效率的地方,應該是捨棄-「要有勇氣割捨不需要的情報,只著重在想要知道的頁面上」,這是能快速讀完一本書最大的訣竅。

 

第二章是「如何理解」書本內容的方法。先將新的書視為半完成的作品,透過閱讀中不斷的劃線、註解,將它逐漸變成屬於自己的完成品。方法如下:

◎ 將冗長的文章改為條列式;

◎ 為相關連的概念畫線建立關係;

◎ 尋找關鍵字,通常是常出現的字詞;

◎ 將書中的概念用自己的方式描述,或以自己為主角來理解困難的概念;

◎ 遇到不懂的地方先忽略,繼續往下讀或許會有不同的解釋幫理解;真的讀完後仍不理解,再一起查詢不懂的問題。

重要的是,透過對書本的加工(劃線)、整理,釐清重點在哪裡、不懂的地方是哪些,進而幫助自己對內容的理解。古人說過:「不動筆墨不讀書」,對於自己的書,在閱讀時便應劃線、註解來標示重點幫助理解;對於不是自己的書,可用影印的方式留下重點,或是記於筆記本中。

 

第三章是「如何加工」書本的方法,做一本屬於自己的書。方法有:

◎ 書前的側面做索引處理,好處是 [1] 減少翻書的時間;[2] 從不同的角度,一眼掌握內容架構,例如各章節的頁數。

◎ 替頁面標示重要性,不需再看的打X

◎ 使用各式的文具,適當的為內容標示重要性,但要注意別劃的太雜亂反而不容易找出重點;

◎ 以教科書為定本,不足的地方再由參考書來補充。

◎ 將厚重的書切割為適合的頁數,便於攜帶及閱讀,書皮、書腰、書盒都不需要。

◎ 相關連的知識,可在空白處寫下頁數彼此參照;

◎ 製作自己的索引,方便快速查詢。

主要是為書本標示重要和不重要的地方,建立方便查詢的連結(即頁數),讓書本經過整理後可幫助我們更容易找到所需的資訊,分辨重不重要的資訊。

 

第四章說明「如何運用時間」閱讀。重點是在如何找出時間上下功夫,例如:

◎ 通勤時間

1找空位子
2
提早出門
3
改變上下班路線
4
將書本盡量小型化

◎ 等待的時間

在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環境,可試著聽鳥叫聲或其他背景音樂來對抗,不進行深入閱讀,只看目錄章節和小標題;真的無法閱讀時就改用聽的,聽的內容應是整理過的重點。

 

第五章是作者「如何選擇」書本的方法,主要是透過:

◎ 作者的簡介,學經歷,過去的實績;

◎ 出版的時間;

◎ 內容中使用引文的多寡;

◎ 內容豐富與否;

透過這些資訊來判別書本閱讀的價值。對我們沒有價值的書就果斷捨棄,因為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,時間該花在對自己成長有益的學習上。

 


「學習的目的,是將所學當作手段,以達到目的,想法在實踐後始有價值。」是書中最令我認同的一句話,也就是輸出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。

 

多數學習書籍建議將重點整理於筆記中,這本書則建議將閱讀後的想法寫於書本空白處。將資訊集中在書本裡,減少了由書本再抄寫到筆記的時間花費。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,但個人覺得再整理一次寫入筆記本會更好。書應愈唸愈薄,筆記裡會是重點中的重點。作者提到許多為書本加工的方法,都是很容易可以讓讀者實踐的。我覺得,這是這本書和其他學習書籍不同之處、也是這部份吸引我想更加了解書中的方法。

 

閱讀的方法在《如何閱讀一本書》已有詳細的描述,後來的書多是同中求異。書的封面標榜一年讀 300 本書其實不那麼真切,這只針對特定的書-那些可跳讀、大量省略的內容才有可能。

 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